非遗保护
客服中心
凤台县文化馆
电话:0554-3313577
传真:0554-3313577
网址:www.ftxwhg.cn
邮箱:44703154@qq.com
地址:凤台县城关镇中山大道
县级非遗项目——《陈氏流派花鼓灯生态村》
作者:admin 日期:2019-01-18 浏览:
新集镇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而该镇陈巷村又是凤台花鼓灯的发源地,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该村是安徽陈氏流派花鼓灯的创始人陈敬之的故乡,花鼓灯艺术享誉县内外,村里的灯舞早在明朝就有,清末和民国初年更盛行于凤台、怀远、颍上、利辛一带。
???公元1919年,着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陈敬之诞生在这个小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陈敬之推陈出新,创造了独特的花鼓灯舞蹈动作语言,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寻求舞蹈的美感,创作提炼出颤、颠、抖,凤凰三点头、风摆柳、上山步、燕子驶水、风吹荷花、端针匾等舞蹈动作,形成了陈派花鼓灯艺术。
???在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县花鼓灯表演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地方政府在陈老的出生地陈巷村对陈氏流派花鼓灯生态村进行了恢复和重建,作为花鼓灯艺术的传习基地。花鼓灯这枝淮河流域的艺术奇葩,在这里、在自然中一代代传承着。
???2007年,凤台花鼓灯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集镇被命名为“安徽省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陈敬之也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杰出传承人"。如今,陈派花鼓灯舞蹈艺术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公元1919年,着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陈敬之诞生在这个小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陈敬之推陈出新,创造了独特的花鼓灯舞蹈动作语言,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寻求舞蹈的美感,创作提炼出颤、颠、抖,凤凰三点头、风摆柳、上山步、燕子驶水、风吹荷花、端针匾等舞蹈动作,形成了陈派花鼓灯艺术。
???在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县花鼓灯表演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地方政府在陈老的出生地陈巷村对陈氏流派花鼓灯生态村进行了恢复和重建,作为花鼓灯艺术的传习基地。花鼓灯这枝淮河流域的艺术奇葩,在这里、在自然中一代代传承着。
???2007年,凤台花鼓灯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集镇被命名为“安徽省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陈敬之也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杰出传承人"。如今,陈派花鼓灯舞蹈艺术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上一篇:县级非遗名录——《城隍庙会》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2019-01-18国家级非遗项目--------凤台《花鼓灯》简介
- 2019-01-18县级非遗项目——《炼成寺的传说》
- 2019-01-18市级非遗项目——《茅仙洞庙会》
- 2019-01-18市级非遗项目——《顾桥陈醋》
- 2019-01-18少儿书法班即将开班报名
- 2019-01-18凤台县文化馆下乡文艺演出通知
- 2019-01-18县文化馆年度公开事务
- 2019-01-18凤台县文化馆网站上线